English

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清华大学机械系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斩获金奖

作为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青年学生创新赛事,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总决赛于1013-15日在河南郑州圆满落幕。由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熊卓教授、张婷副教授和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徐静阳、罗勇老师指导,机械系2024级博士生叶宇轩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MINI CRAFTAI+通用微流控研发平台”项目从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脱颖而出,斩获国赛金奖。

本届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中央部委与省级政府联合主办,郑州大学与郑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聚焦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展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的创新成果,旨在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储备青年人才力量。

赛事设置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和萌芽赛道五大赛道,共吸引了来自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参赛范围覆盖国内外数千所高校,最终共有4720个项目突围晋级总决赛(港澳台地区参赛名额单列)。其中高教主赛道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前沿领域,涵盖 2570 个晋级项目(含国内项目 2070 个、国际项目 500 个),我系队伍荣获金奖。

 
机械工程系“MINI CRAFT”团队斩获国赛金奖

A white machine with a blue stripeAI-generated content may be incorrect.


获奖项目“MINI CRAFTAI+通用微流控研发平台致力于为药筛、疾病筛查、DNA信息存储、基础科研及精准医疗等提供AI定制微流控检测系统及大模型解决方案。项目利用垂类大模型为顾客生成相关领域解决方案,并通过智能模块化微流控研发平台进行早期概念验证和数据采集,后运用AI进行关键特征提取分类,实现跨病种、跨场景同类加密数据统合,训练末端不同领域的智能AI集成化设备,实现自主迭代实验/检测直至最优值。

这一创新模式成功构建了无人智能实验室,彻底改变了传统生命科学研究依赖人工操作的低效范式,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撑,具备极高的工程化推广价值。


清华三创教育结硕果,以赛促创培育拔尖人才

本次获奖,是清华大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育人理念的又一实践成果。本届大赛中,清华大学共派出7支团队入围总决赛现场赛,最终斩获六金一银的佳绩,刷新了学校在此项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清华大学自大赛启动以来,通过校内预选赛、三创训练营、专项导师辅导等多元形式,为参赛团队提供赛事模拟、资源对接、路演打磨等全方位支持,营造了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的校园氛围。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三创培养机制,鼓励更多学子立足国家需求,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航天运维等前沿领域深耕细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清华力量。



撰稿:叶宇轩

 

联系方式

010-62773642

mayue@tsinghua.edu.cn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A401(校园地图)

机械工程系

系官微

机械工程系

机械正发声

机械工程系

机械之声

机械工程系

校友分会

Copyright © 2020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