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12日,“2025年高等学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在厦门市顺利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清华大学出版社、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承办,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iCenter)、福建省图学学会制图技术专业委员会、《摩擦(英文)》编辑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实验技术与管理》编辑部协办。
本次会议围绕“智能赋能·交叉融合·范式创新”主题,组织了特邀报告、机械类课程教学示范、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训练营、实验室参观等一系列活动。会议邀请了机械领域资深专家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教学名师进行报告分享,同时邀请了教指委委员参与交流讨论,旨在提升机械类专业教师在课程中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在5月10日的开幕式上,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教授阎绍泽代表指导单位致辞,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代表承办方致辞,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党委书记熊卓代表主办方致辞。开幕式由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缑锦主持。

开幕式主持及致辞嘉宾
在特邀报告环节,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培根,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教授陆国栋,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武昌首义学院副校长吴波,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工业大学教授王成勇,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长郑清春、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胡楚雄,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杨建新,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清华大学副教授牟鹏,清华大学出版社理工分社副编审刘杨等13位专家带来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报告。

10日上午报告嘉宾

10日下午报告嘉宾
5月11日,在华侨大学举办了机械类课程教学示范、教学训练营及实验室参观活动。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秘书、清华大学副教授牟鹏,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教研室副主任杜平等专家介绍了AI赋能的数字化课程建设情况,分享了数智化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随后,牟鹏、杜平老师分别主持了人工智能赋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大方向的教学训练营。来自机械设计、制造、控制等专业的教师围绕课程改革展开分组研讨。参训教师通过案例设计、成果展示等实践环节,深度探索智能技术与专业教学的融合路径,并在现场展示了多个创新性教学方案。此外,还就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进行了实地考察和交流,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实践参考。

11日上午报告嘉宾

AI赋能理论课程及实践课程教学训练营

参观考察活动
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机械教育领域350余位专家学者,照片直播观看人次达15万。会议围绕“智能赋能·交叉融合·范式创新”主题,聚焦教育范式转型、课程教学方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创新人才培养等核心议题,系统探索了AI技术驱动下的课程改革路径。会议通过前沿报告、教学案例展示、教学训练营等联动活动,为高校机械类课程数字化升级与跨学科创新提供了多元解决方案,有助于教学实践的持续突破与创新。

2025年高等学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合影
供稿:机械系教学办
编辑:张琪琪
审核:熊卓、瞿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