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优秀班主任姚睿:做学生的知心姐姐 在每一个舞台闪光

来源:清华大学主页《清华映像》栏目



热爱生物制造工程,也喜欢跳古典舞;一边稳抓科研突破层层难关,一边在与学生的真诚沟通中成为更好的师长。

她真诚、勇敢,善良、温暖,像和煦的春风,也像耀眼的阳光。

她就是机械系副教授姚睿。2022年,她获得清华大学优秀班主任一等奖。




是朋友、是榜样,也是空气一样的存在

四年前,刚进教研系列没多久的姚睿抱着“根植育人一线,贴近年轻人,多一些简单的快乐,或许还能带来一些生命的活力和科研的灵感”的想法,选择成为了一名班主任。

四年后,当姚睿在毕业典礼上,再次面对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几乎是泪洒当场,言语间满满的是对同学们的叮咛和不舍:“回顾本届班主任工作,我认为自己坚持了初衷:营造温煦的空气在飘扬,不可缺少但是难以察觉;把成长的舞台交给你们。当大家带着最真实的能力、信心和期待迈向人生下一个阶段的时候,都已做好了准备,众人皆谓‘我自然’! ”

而在机械81班同学真诚的目光中,和同学们相处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为了真正沉下心来了解同学们的情况,她要求自己跟同学们单独交流“每人至少1小时”,同时建立了谈话记录和档案制度,以便后期回溯和复盘。她还以班级骨干为主要抓手,以感情建设带动班风建设,以文化建设带动学风建设。

在日常沟通中,姚睿像知心姐姐,听取同学们的心声,了解每个人具体的困境,再一一给出个性化的建议。“我哪怕只是在他心里埋下一个小小的种子,也许今天没有发芽,可能过了十年才发芽,我也觉得很值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这件事情本来就没办法在眼下看到结果,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带来惊喜。”无论育人还是科研,姚睿都不急于求成,而是在日复一日中点滴积累,润物无声。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与“大类分流”交织在一起,巨大的不确定性影响了8字班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姚睿协助班级成立了多种帮扶小组,建设学习营地微信群,开创了“打卡种树制度”;建立了互相点名起床和上课制度;组织了多次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和推研交流会。在疫情期间,姚睿带领班级组织了线上读书活动、家乡疫情和抗疫志愿者分享会,用身边的故事点燃大家的报国热情和社会担当。

在面对有时迷茫的学生时,她总希望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解答他们的疑惑。对此,她感言:“让同学们看到姚老师不仅是这么说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无论是想成才还是成事,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是可以短平快地得到的。”


勇敢、善良、有担当,是对学生最大的期待

“我认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换位思考和深入分析同学们所处的环境,对一些重要事件提前预警和干预。”回顾四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姚睿感慨,“同学们勇敢、善良、有担当,一如我希望的那样。”

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一直是姚睿的原则,机械81班是她带的第二个班级,大一时整个班谈心过后姚睿发现有的同学出现了畏难情绪,主要原因是不但课业难,考试很难,独立生活和宿舍磨合也难。

姚睿告诉同学们:“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第一句话便是‘人生困难重重’。人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翻过了一座山就可以休息、躺平了,这不是人生的真相。作为一个成年人,你要有勇气、有心力,然后锻炼出能力,能够独立地去面对这个世界。”

勇敢地面对人生,这是姚睿带给同学们的人生第一课,实话有时候并不好听,但她也并不担心:“你愿意花时间奉献在这个事情上,也很用心的去对待每一个人,同学们就能察觉到你是真的在关心他们。就会给你正向、积极的反馈。”

等到大二、大三的时候,在面对保研考研、出国和就业等问题时,逐渐有同学焦虑迷茫起来。她告诉同学们:“这个世界是很多元的,人生也可以很辽阔。作为清华的同学,更应将个人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人生的路有很多条,关键是选对你未来的方向,每一步都是朝着它走,也许不是直线也没有关系,一时的得失也不必看得太重。”

回望当班主任的这几年,姚睿发自肺腑的说:“特别享受和学生讨论科研的时光,无论是讨论文献还是具体的技术问题,一旦沉浸于知识的海洋里就不想出来,有时候忙到晚上才想起来午饭还没吃,但一点都不饿,是真的废寝忘食。”说完姚睿笑笑,她很喜欢这样的状态,所以也很珍惜和同学的每一次交流,也不在乎学生问的问题是天真还是浅薄,“我从来不会觉得学生问的问题傻,和他讨论的时候就像打乒乓球一样,他很快扔过来一个球,马上我脑子里就要想我的战术是什么,我怎么给他反馈回去。”

而同学们也经常会给她惊喜。有位同学上了姚睿的课后表示想要用珍珠奶茶去模拟细胞,设计做一个模拟的仿真建模,因为奶茶里的珍珠也会粘在一起,和细胞的表面有点像。他还专门去研究系数之间的关系,并且最后做出了实物。为了解决模拟计算方面的基础知识,他还打算去修一个关于数学建模的课程。学生看问题的角度非常的新颖,姚睿会跟他们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也能带来快乐。有时候实践证明姚睿选择的方案会很管用,她就会特别开心,在同学们心中的权威感也日渐稳固。

在用心沟通的一来一回间,学生们也渐渐受到她的影响,把人生当作长跑,将宽容善良融入日常,找到自己想要前行的方向,也在互帮互助中理解“厚德载物”与“集体”的意义。

大四是本科阶段最容易松懈的一年。姚睿将班主任的主要工作聚焦于“将自律变成习惯”和“人生是长跑”这两个主题,让同学们意识到成功背后的源泉,来自于自驱动的长久自律、面对困难的心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等。班委们自发进行了高阶学习方法和毕设互助小组的探索,效果显著。

回顾本科四年,机械81班在同年级中保持了每学年平均学分绩年级第一,方差年级最小的水平;平均每年超过50%的同学获得奖学金;除系校社工岗位之外,所有同学都担任过班委职务;参加科创和实践活动平均达到2次,平均每位同学参加3次以上志愿活动;班团集体还获得了校优良学风班、校甲级团支部、校先进班集体和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等一系列荣誉。

在毕业季的时候,没有离别的愁绪,也不再有对未来的焦虑,同学们已经将毕业看成了人生长跑中的一个驿站,班委组织了许多活动,大家都在讨论怎么做毕设,氛围积极而向上。姚睿觉得很是欣慰:“我想传递给他们的力量,对此他们已经内化了,现在已经不需要我再去说什么了。”


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义者

“用工程的方法来解决生命和健康领域难解的问题,我觉得非常的吸引人。”在科研的专业领域,姚睿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从2005年本科毕业后投身细胞3D打印和再生医学领域,至今持续研究17年。在这17年中,她朝着一个目标坚定前行,从以学生的身份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等一流高校实验室进行研究,到执教清华带领团队攻克难题,沿途一路或许有过思考和停留,但从未有过迷茫与怀疑。

“当一个人干着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状态是不一样的。我一直是个长期主义者,好像不是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去影响,在我20岁的时候就会去设想我的30岁、40岁应该是怎样的,虽然当时这个领域还没有发展起来,但我觉得这个方向值得做,而且我希望我的工作真的能够让人类生活得更加健康、衰老的更有尊严一点。”姚睿认真的说。

2009年,姚睿还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时,已经感受到国际时局的变化,体会到国家关系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关键又在于科技的较量。“我们实际上是站在国家竞争的主战场上的,所以做选择需要从更高更远的立场上去考量,当时我就决定回国。很幸运能进入到一个我喜欢的领域——干细胞3D打印和器官再造,希望自己能在这个领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推动一点科学上的进步,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就是我想要的未来。”

姚睿在提起自己做出的成绩时喜欢用“幸运”一词来概括其中不为人知的努力与艰辛,但在面对每一次选择时,姚睿总会选择正确但艰难的道路。正是因为不断有人做出更困难的那个选择,才让原本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了一条道路,才让原本少有人走的路变得越来越宽也越来越长。

回国后姚睿在清华成为助理研究员、副教授,带领团队围绕人工器官单元的多尺度稳定化的构建技术与关键生理功能重塑机制解决了多个难点问题,如今又成为了许多同学心中亲切又熟悉的“优秀班主任”,在教学、科研以外的生活中她又是别人的母亲、妻子和女儿,多重的社会角色也意味着多重的责任与压力,但在姚睿身上仍旧充盈着幸福感。

“虽然我也会面对很多压力与焦虑,但因为我能看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正被一点一点地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有能量、能力一点一滴地积累在自己身上,这给了我内心底层的自信,这种自信并不是身份或者社会地位能带给你的,它是你的能力,也根植于你的内心,让你对生活拥有掌控感,带给你的幸福与稳定感。”在多重角色转换间,姚睿像一颗原石在生活的重重困难中打磨历炼,成为一颗愈发耀眼的钻石,闪耀着熠熠光芒。

联系方式

010-62772677

mayue@tsinghua.edu.cn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A401(校园地图)

机械工程系

系官微

机械工程系

机械正发声

机械工程系

机械之声

机械工程系

校友分会

Copyright © 2020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版权所有